大唐为何会衰落,它灭亡时有多惨?皇族遭清洗,大臣被扔进黄河_唐玄宗_黄巢起义_李世民
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。由于其盛大的国运、治安的和谐以及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,\"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\"的民风成为了世人称道的典范。更有万国来朝,四海臣服的壮丽景象,令华夏儿女自豪不已。然而,正如月盈则亏,水满则溢,盛世之下,往往隐藏着王朝走向衰亡的危机。大唐虽在近百年的时间内屡创盛业,但最终因内外矛盾不断积累,走向了衰败与灭亡。
一、百年盛世,毁于一“乱”
大唐的盛世始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下。
公元626年7月2日,长安城玄武门附近发生了震动朝堂的政变——李世民亲自率兵斩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,逼迫父亲李渊交出兵权,从此将整个帝国的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。一个月后,李渊主动禅位,李世民成为了新的皇帝。
李世民即位后,推行宽政明法,采纳忠臣魏征、房玄龄、杜如晦等人的建议,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,致力于国家的安定与发展。唐朝因此开创了历史上名扬天下的“贞观之治”。在外,李世民更是多次亲征,平定了突厥、回纥、高昌等周边民族的侵扰,让大唐的国威远播,被各国尊奉为“天可汗”。
展开剩余83%李世民去世后,李治继位。
李治继位后,继续发扬贞观遗风,重用长孙无忌、褚遂良等太宗朝旧臣,在制度与法令上保持着高效稳定,确保大唐的繁荣延续。而李治不仅重用贤臣,还多次发动军事征伐,先后击败了西突厥和百济、高句丽等敌国,极大增强了唐朝的国力。
然而,李治去世后,权力逐渐掌握在了武则天手中。
武则天虽因手段残酷被后人诟病,但她也的确有着过人的治国才干。她废除李显、李旦,自己称帝,史称“武周”。在她的治理下,吏治得以整顿,贪官得到了严惩,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,百姓的负担逐渐减轻,社会安定,民众安居乐业。武则天也继续保持了大唐盛世的局面。
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事件夺权,李隆基也通过唐隆政变获得了江山。
710年7月3日,唐中宗李显在韦后与安乐公主的合谋下被毒死,李隆基联合姑姑太平公主一同发动政变,成功诛杀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一党,抢夺了朝政大权。李隆基即位后,被尊称为唐玄宗,他施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改革和治理措施,选拔贤能,振兴国家,唐朝在他统治下达到了巅峰——开元盛世。
然而,到了晚年,唐玄宗渐渐怠政。
他沉迷于与杨贵妃的宠爱中,忽视了朝政,朝廷内外矛盾重重。在权臣李林甫、杨国忠等人掌控下,国家政务日益腐败,民生困苦,社会矛盾激化。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看到朝廷内外已是腐朽不堪,趁机发动了“安史之乱”,点燃了唐朝灭亡的导火线。
战争爆发后,唐朝的将领高仙芝和封常清死守潼关,企图等待援军。但唐玄宗听信谗言,错误地猜疑两人与敌人勾结,致使他们被杀。随后接任的哥舒翰,虽认为两人采用的防守策略正确,但唐玄宗不顾敌强我弱,逼迫哥舒翰出关决战,最终导致潼关失守。
潼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防线,一旦失守,长安也将危在旦夕。唐玄宗与杨贵妃及太子李亨匆忙逃离长安。途中,兵员士气低落,愤怒的军队杀了杨国忠,迫使唐玄宗赐死杨贵妃。最终,李亨在朔方军的支持下自立为帝,史称唐肃宗,而唐玄宗则被迫成为太上皇。
安史之乱持续了长达八年的时间,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。
成千上万的人口死亡,朝廷的压榨和横征暴敛让民众生灵涂炭,诸如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的悲惨现象频发。由于频繁的战争和官员的苛政,大唐最终无法恢复生机,彻底走向了衰败的边缘。
二、黄巢起义
在安史之乱后,大唐面临着藩镇割据、宦官权力过大、朝廷内外腐化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困境。
这些问题如同慢性病一样,使得唐朝的命运愈加艰难。而黄巢起义则是这一切恶性循环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公元874年,持续的水旱灾难让百姓陷入困境,但朝廷未能有效援助,反而加重了赋税与兵役,民众的忍耐已到极限,纷纷起义。
王仙芝作为起义的领袖之一,出身贫苦,但凭借贩盐起家,军事才能出众。在其带领下,起义军很快攻占了曹州和濮州。
黄巢是王仙芝的重要部将,出身于盐商之家,年轻时便擅长骑射,学识也相当出色。黄巢加入王仙芝起义军后,迅速扩展势力,攻占了多个城池。起义军的号召力越来越强,原本贫困的百姓纷纷加入其中,起义军人数激增。朝廷为了应对越来越强大的起义军,决定采取招安政策。
王仙芝原本有意接受朝廷的招安,但黄巢却不同意,他认为这样会让自己失去领导地位,最终两人分道扬镳。王仙芝南下,而黄巢北上。黄巢的军队节节胜利,迅速占领了多个州县,最终黄巢自立为“大齐”皇帝,开始全面与朝廷对抗。
三、唐朝灭亡
尽管黄巢的起义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,但最终让大唐彻底灭亡的还是朱温的崛起。
黄巢攻占长安时,唐僖宗已逃亡他处。黄巢的进军让长安血流成河,百官和贵族无一幸免。然而,黄巢毕竟并未能稳住长安,最终还是在朝廷联合下被击败。
此时,朱温趁机崛起,他率军平定黄巢后,迅速增强自己的势力。最终,朱温推翻了唐朝,篡位称帝,建立了后梁,标志着唐朝的正式灭亡。唐朝的灭亡为五代十国的历史序幕拉开了帷幕。
发布于:天津市